说实话,我对酒无嗜好,但却很有缘。
我对烟台红葡萄酒的认识,其实是从孩提开始的。因为我父亲爱喝烟台红葡萄酒,他好这一口,父亲喝酒一高兴了就爱逗我,他用筷头子蘸点酒,往我舌头上送,让我尝尝。父亲喝完了酒盅底总剩下那么一点点儿,我看四下无人,淘气调皮的我赶忙用舌头把盅底舔个干净。一来二去,我发现葡萄酒不辣,而且很甜,喝了也不会醉。
长大了,我对烟台红葡萄酒又有了新的想法。那是几年前,在我姑妈家,我看到一个深色葡萄酒瓶,瓶颈细,圆柱型身子。当全家人围坐在圆桌前,其乐融融。圆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,姑妈打开了红葡萄酒,一阵清沁的芳香,扑鼻而来,我不由自主吸了两吸,酒被倒入了高脚杯里,我喝了一口,酒意入口,清酥两颊,再入肠,先是一凉,后一暖流通挤全身。全家老少共享着这一瓶红葡萄酒时,我惊奇地发现,无论年纪大小,张张笑脸艳若牡丹,莫非这葡萄酒蕴含着还童剂,我把心里话说了出来,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许。姑父说:“烟台产的葡萄酒,是以玖瑰香葡萄为主要原料,20多种辅助原料等工艺,精心酿制而成的。是‘地道’的葡萄佳酿。”从此,我对烟台红葡萄酒刮目相看,爱在心头。
远在广西南宁的大舅,那年来我家做客,临走时,想买点“土特产品”拎回家。我向他列出了“北京烤鸭、北京果脯、北京豌豆黄”等。大舅逐一品尝了上述“特产”认定了一样,那就是烟台红葡萄酒,在北京的华联超市买了四瓶。
大舅回南宁后,给我来了信,其中提到了这四瓶烟台红葡萄酒分给了两家人,一户是大舅的老丈人家,一户是大舅妈的大哥家。大舅妈的小弟没捞着,还挺不乐意。大舅自己一瓶也没留下。
看了大舅的信,我这心里又好气又好笑,还有些后悔。俗话讲,这属于“狼多肉少”了。当时如果不是买四瓶,而是六瓶或八瓶,岂不皆大欢喜了。后来我仔细一想,我大舅这个人有点儿“死心眼”,烟台红葡萄酒那买不到呢?如果你真认为北京买的“地道”,就把从北京买回的烟台红葡萄酒自己留着喝,在南宁当地买几瓶送人不就行了吗?我和我母亲说这事,母亲说:“你大舅是军人,不是社会老油条。”
六年过去了,大舅也早退休了。今年春节,我陪母亲去南宁,走之前打电话问大舅:“带点儿什么土特产,您说吧?”大舅说:“其实自从改革开放以来,是一个大市场,什么东西都能买到,大老远的带东西挺麻烦的。”我认为大舅说的是那么一回事。多带些人民币给他,让他自己买去吧。但一想起六年前的事,我还是主动问了一句:“您还要不要烟台红葡萄酒了?”大舅在电话中沉思了一会儿,才慢慢地说:“来两瓶货真价实的烟台红葡萄酒,增添点儿喜庆。今年收礼,我只收烟台红葡萄酒。”
大舅怕市场有假冒产品,在北京买到的烟台红葡萄酒才是正宗的,才是“货真价实”的。北京的国企与南宁的私营还是有区别的。
这次我为大舅带去了八瓶烟台红葡萄酒,一来讨个吉利音“发”,二来千里迢迢去一趟边陲城市不容易。大舅己到了“杖国之年”属于熟透了的瓜了,说不上啥时候万一走了,那我肠子要悔青了。所以,他只要开口,我尽全力满足他,为他尽孝心。何况大舅自己创造的广告词:“今年我呀不收礼,收礼就收烟台红葡萄酒!”
是啊,烟台红葡萄酒老少皆宜。作为新新人类,我认为:“烟台红葡萄酒是吃饭的精,越喝越年青。烟台红葡萄酒是长江水,越喝越貌美。”所以,我告同好常喝烟台红葡萄酒,真情相守